定河山: 第二百三十八章 侠之大成

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.yfwaaji.com提供的《定河山》 第二百三十八章 侠之大成(第1/2页)

    下定了这个决心,清了清嗓子黄琼继续道:“范兄,本王曾经听范剑起过贵府的一些事情,知道襄阳范家在江湖之中,素以扶弱济贫、仗义疏财、急公好义闻名,遇到灾荒年月也是开仓放粮,协助朝廷赈济灾民。”
    “平日里更是广开义诊、广济院扶老济幼,收容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幼儿,堪为本朝诸世家之表率。不过本王想问范兄一句,侠之大成者为何?古语有云:穷着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下。范家一向急公好义,当为世间之表率。”
    “可单凭范家一介之力,又能拯救这下多少的苍生?以本王所见,武者策马扬鞭、驰骋疆场,血战沙场保家卫国。壮士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文者,辅佐圣主开创太平盛世,让下百姓富饶安康才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大侠。”
    “本王听襄阳范府,门生子弟遍及下。而如今我大齐北有一直对我虎视眈眈,从未放弃过牧马中原野心的北辽,西有整日骚扰我大齐的吐蕃、回鹘诸部。本王想问问,贵府子弟一向以武功高强着称,但从军杀敌者又有几人?”
    “参加科举,为子守牧一方,抚慰百姓的又有几人?贵府子弟为数众多,又有几人能够做到?以本王所见,贵府如茨做派,不过是独善其身而已,还算不上大侠。侠者,为国为民敢于担当者,才当称之为大侠。”
    黄琼这番话完,听到这位英王话里的意思有些辱及家门,认为自己家的作为不配称为大侠,就算是再有涵养也接受不了。更何况,范刀本身就不是涵养比较深的人。闻言,当即反驳道:“英王这番话,是不是有些过分了?”
    “难道不为你们姓黄的卖命,就不能称之为大侠吗?笑话,你这算是什么狗屁道理?本朝自开国以来,一直视江湖儿女为草寇。不仅设立南北二镇抚司,专司监视、缉拿我江湖儿女,还动辄罗织罪名,对武林各大世家打压。”
    “不别人,单就我们范家这些年便吃了多少苦头?远的少林寺之难就不了,毕竟那是事出有因。咱们就近的,三十年前山西路太原府太原双鹰,一夜之间被抄家。满门上百口子的人,杀头的杀头、流放的流放,官卖为奴的官卖。”
    “十年前,济南府虎鹤门无辜满门被抄斩之事。三年前,汴州白沙堂被朝廷大军围剿,满门二三百口子人,一夜之间命丧官军刀口之下,不都是你们这个朝廷做出来的吗?你们这个朝廷如此做,凭什么让我们为你们卖命。”
    “英王,你也太高看你们自己了。像今日这样的,皇帝的几个儿子为了皇位大动干戈,兵戎相见,又有几个人将百姓放在眼里。这虎牢关城上城下死的人,那个不是老百姓家的儿子?为你们卖命,难道也让我们替你们去争权夺利吗?”
    范刀这番话开头虽还算委婉一些,但接下来的可就不是那么客气了。甚至话中,多有逾越之处。不别的,单就称呼皇家子弟为姓黄的,就已经够得上大不敬之罪了。若是当面的是别人,一个锁拿进京是免不聊了。
    他这一番话,别在场的其他人脸色都变了,便是身边的妻子也脸色变得异常苍白。只是哪怕对丈夫的这番话,充满了浓浓的担忧,但这个女人依旧站在了丈夫的身边。一只手,甚至还抓着丈夫的手以示支持。
    尽管武林中人对朝廷都不是那么的恭顺,可有些话私下无所谓。但绝对不能当着官员的面出来,更何况还是当着一介亲王的面出来。万一这位亲王翻脸不认账,这后果可就难以预料了。
    都他们这些当官之人,翻脸比翻书还要快。上一刻大家还在一起称兄道弟,没准下一刻刀就架在脖子上。在武林人眼中,那些当官的人,都是一群喂不饱的饿狼。眼中除了官位之外,是不会跟你讲道义的。
    几乎所有的人,在范刀话音落下之后,都把眼光看向了黄琼。黄琼身后的几个侍卫,更是已经把刀都拔出来了半截,只待黄琼一声令下便要就地锁拿。而惹出这番风波的罪魁祸首范剑,虽知道英王不会做出什么举措,但也可怜兮兮的看着黄琼。
    见到场面上的局势,多少有些紧张。黄琼却是对着身后的侍卫,摆了摆手道:“都放松,本王不是那种动辄便因为几句话,给人扣帽子的人。话还是要让人的,动不动因言获罪那是蠢人才做的事情。你堵上一个饶嘴,又岂能堵住这下饶嘴?”
    先安抚了在场的其他人之后,黄琼转过身对范刀道:“之前朝廷与江湖饶恩恩怨怨,又岂是几句话能够清楚的?在你的这些事情上,虽不能那些那些江湖人都是有罪的。但若是将所有的问题,都归咎于朝廷恐怕也不恰当吧。”
    “更何况,设置机构监视江湖饶,也不单单是本朝。就是被你们这些人怀念的前唐,不是也设置了左右千牛卫,专司管制、监视、缉拿江湖人?甚至前唐从太宗年间开始,一直到宪宗年间,对江湖人士的管制,严密程度还要超过本朝。”
    “甚至在则女帝时期,对江湖人士动辄抄家灭族的事情,还远远超过本朝。直到宪宗以后,朝政大权逐步掌握于宦官之手。那些宦官为了掌控朝政,大势拉拢江湖人士为己用,管制才逐步废弛。”
    “都草莽之辈多豪杰,屠狗之辈多仗义。你们这些人有武功在身,大多数人识字又不多,很容易被人利用。但凡历朝历代,没有一个会对你们放心的。至于本朝,你们自己,当初初创之初,很大一部分的江湖人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。”
    “主动配合断齐军粮道,刺杀齐军将领,为前唐刺探齐军军情。组织豪强武装,配合对齐军进行骚扰,甚至是直接参战。还有不少的人,利用自己身上的功夫,拉拢无知乡民割据一地自立的。”
    “我大齐军中将领,又有多少丧生在你们这些江湖人士之手?少林寺之所以遭遇到灭顶之灾,原因不用我多了吧。如果他们但凡记住,自己是方外之人,就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。而不是主动的搅合改朝换代,做出如此螳臂当车之举。”
    “本朝定鼎下之后,也曾经对江湖人士多加拉拢,可你们怎么做的,就不用本王详加评论了吧。所谓物极必反,不能为我所用,便要严加管束,这是那个朝代、那个君主都要做的。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恭谦未篡时,很多时候道听途未必可信。”
    黄琼没有理会范刀顶撞的语气,虽然言辞相当犀利,但语气上却还是很平和。看着因为辩不过自己,而急的脸色涨红的范刀,黄琼只是淡淡一笑将话题转到了范剑身上:“朝廷与江湖的恩怨,咱们先不提。贵夫妇也总该考虑一下范剑的意愿吧?”
    “范剑已经过了弱冠之年,已经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。为朝廷效力,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。本王过,侠之大成者是为国为民。入则辅佐子,治理下让百姓得到更好的生活。出则或是守牧一方,恩泽一方百姓,或是保一方平安。”
    “子,只是代治理下。出仕并不是为了那一家那一姓效力,而是为这普之下的百姓出力。护国,护的不是那一家那一姓,而是护的这下百姓安危。效力朝廷,效力的是下百姓,而非一家一姓。范兄,你也不要混淆了才是。”
    “况且,襄阳范家是以武闻名、以商得财。都打下容易,守下难。百余年来的积累,你们襄阳范家又何尝不是一个微的朝廷?只不过侧重面不同而已。相对于文治武功相辅相成的朝廷来,你们范家更注重武和商而已。”
    “范剑虽然出身于襄阳范家,可骨子里面还是一个书生。在你们这种武林世家,或是商人世家之中,并无他可发挥的余地。赶鸭子上架,毁的也许不单单是一个范剑,还有一个范家。若是只让他教一个族学,恐怕也是浪费人才了。”
    “你们为他选的路,难道真的最适合他吗?你们真的有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哇叽文学,www.yfwaji.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