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[历史直播]: 82. 化学(四十六) 人心易变

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.yfwaaji.com提供的《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[历史直播]》 82. 化学(四十六) 人心易变(第2/5页)

一个甜头,总是会安分些。

    那确实是安分过,韩信一开始训这些年轻的兵的时候,只当做是这些人没有基础,第一次当兵,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显得有些笨手笨脚,没有老兵的干练。

    当然,韩信是能理解的。

    韩信最开始的时候,比他们还要孱弱些,家境使然,从小就没吃过几顿饱饭。

    富人或许一天吃两顿,是为了养身,是为了保持仪态,或者是为了各种理由。

    但是穷人一天吃一顿,只有一个原因——穷。

    韩信家就更穷一些,他是和母亲一起长大的,母亲没什么养家的能力,他年纪稍长些,就想办法弄吃的。

    身体别说是练武的底子了,正经是不如一般人的。

    这些疑似富家少爷的,耐力少了些,其他的倒也是还过得去的,特别是最开始,他们以为韩信是来筛选的就表现的更不错了。

    至于现在嘛。

    韩信这么许久,都是把他们混在一起练的,即使早早地了解了这位当过楚王,也依旧能当淮阴侯的韩信,也没有了一开始的认真劲儿了。

    他们啊,哪怕是冲着守城来的,都不准备多认真。

    要知道,这是什么城?

    王城啊这是,国都,位置虽然不是什么国家的腹地,但是也不至于是能让人直接打过来的程度。

    需要多强的人啊?

    真要被人打到这里,那不如投了算了。

    难不成负隅顽抗,给人送菜吗?

    这样的想法被韩信了解之后,他是更不乐意带这些人了。

    打仗是很需要“一鼓作气”的,气势占比极大,一开始就没想着赢的兵,即使训练了,也只不过是给人家逃难的过程中,多增加了些手段,让人逃得容易。

    这是韩信想要看到的嘛?

    真要被人知道了,韩信带出去的兵,打起仗来逃跑比谁都快,他还真丢不起这个人。

    人嘛又回不去封地,留在这儿想训个兵嘛,也是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,韩信只觉得这日子啊,是一点奔头都没有。

    已经打定主意了,不管刘邦提什么要求,他都努力给他做到了,没什么想要的,早点放他回家吧。

    这里啊,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刘邦要跟韩信说的东西,还真就把这个思想上已经快要当个咸鱼的人给拽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火药,研究出来了!”

    刘邦声音极大,在这个只有寥寥数人,稍稍显得更加大了,甚至还有回声。

    “什么?说什么?陛下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?”韩信难以置信,他听到了,但是真的不敢相信,那火药,这就做出来了?

    这回主动权又回到了刘邦的手上,他故作高深地浅笑,并不直接回应,也不否认,只让韩信连连追问。

    等到了韩信开始逼问萧何、张良的时候,接受到了两个高智商分子的眼神,也不想自己突然有一大堆事情要干。

    刘邦放下了自己的架子,跟韩信再度重复了一遍,“我们大汉,研制出来火药了!”

    刘邦的话对韩信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,这憋了这么久了,总算是酝酿出大招来了。

    “那好!我带着火药,你从舆图上找个你看不顺眼的国家,我们把它灭了吧!”

    韩信气势汹汹,把灭掉一个个国家,说得比在餐厅里点一个菜来吃还要容易一些。

    这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,刘邦一下子就拦住了上头,要立刻点兵启程的韩信。

    “等一等等一等,别这么着急,事情还没有到这一步。”

    这话劝地,不像是在劝人不要打仗,像是在劝街头小混混不要打架。

    也不像是不要拿出火药,像是不要掏出管制性刀具一样。

    就,挺让人费解的,萧何和张良都没动怎么就变成了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模式。

    两人也不管耍宝的二位显眼包,只自顾自地开始讨论起来了,关于如何合理地治理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员问题。

    张良听了萧何的意见,也觉得很需要有个这样专门针对官员的法律,有了约束,才能更好的办事。

    刘邦这儿一边吵吵着要去踏平隔壁,一边分析着如何摆平内政。

    江思瑶那儿还在认认真真的讲着含氮的化合物。

    【想制作出含氮化合物,氨气是显而易见不能少的,就它和氮气是主角儿,少了谁都显得怪不合适的。

    而氨气比氮气活泼些,作为气体,它十分容易被液化,从无色的气体状态,变成液体状态。

    差不多是,从水蒸气再变成水的样子,经常下厨的人,看得应该不会少,那飘飘呼呼,蒸腾在眼前的水蒸气啊,一遇到冷一点点盖子,就会当场从人盖子上变成水淌下来。

    而氨气,不仅变“水”比较容易,它还很容易地就和水进行反应,甚至啊,还能和酸反应呢。

    氨气液化,变成的液态氨气,一般是用作制冷的,当然,也是常见的用来灭火的一种方法。

    氨气恰好是并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,虽然比氮气要活泼些许,但是本质上氨气也是惰性气体,灭火的效果是极好的。

    说到灭火,那可是大宋朝的首要难题。

    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不清楚,那之后的每一任皇帝啊,都门清。

    需要,太需要天书教灭火了。

    根据史料记载,两宋三百多年,平均一年一次,而且都是大型火灾,就已经多到了,他们对于治理火灾的唯一心得感受就是,控制住,别烧了王城。

    不过,只单单是东京城,就经历过四十多次的大火灾,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个正经城市,不知道的还以为时候在安利烧烤店呢。

    而这火灾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,有自然因素,比如雷暴天气,又比如说自燃。

    也有不自然的因素,因为大宋的城建比较密集,正常生活,都会阴差阳错地点燃了某处,然后因为大家都都是木头房子,没有这个安全性。

    火灾频频发生,搁在什么时代都是比较逆天的。

    而这个逆天事件在经过本土人的努力之下,培养了一些比较招树林喜欢的消防员。

    为什么招树林喜欢呢?因为树林也不喜欢火。

    不过啊,大宋的消防员并没有我们后世的有用,这最明显的就是消防装备和消防员个人身体素质上啦。

    咱后世的消防员,一个个就跟能平地起飞一样,跑着跑着飞起来绝对不在话下,古代的,大概是扛着水跑二里地,水都给嚯嚯完了状态吧。】

    天书这犀利的点评,着实是伤到了大宋上上下下官员的心。

    特别是被点评不知道的赵匡胤。

    赵匡胤现在的心情,如果不是耳朵不能拎起来,他都想拎起自己的耳朵,然后大声说“两只耳朵都听到了”。

    “我们大宋,招惹到她了吗?”

  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哇叽文学,www.yfwaji.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